摆件
鸡油黄“重生”记
作者: 摆件   发布时间:2024.08.12

  □程芃芃报道 3月12日,在往鸡油黄瓶上镌刻图案前,孙云毅进行构图设计。

  博山是中国著名的琉璃料器之乡,博山琉璃生产历史悠远长久,起源于隋唐,元朝已具相当规模,清时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生产基地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琉璃之乡”,素有“世界琉璃在中国,中国琉璃在博山”之称。博山琉璃有水晶、正白、梅萼红等十余种颜色,其中有一种呈正黄色,得名“鸡油黄”,属于博山琉璃中最为贵重的色料之一。这种温润如玉有“黄玉”之称的鸡油黄,原为皇家御用之物,后失传。上世纪70年代,被博山人探索出制作的过程,现成为琉璃收藏和鉴赏的瑰宝。

  这种贵气十足的料器,在明初兴起,盛产于乾隆年间,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代乾隆年间,宫廷造办处玻璃厂请博山工匠生产过这种琉璃色料,为宫廷专用贡品,称为“御黄”,又称“黄玉”。中国古代以黄为至尊之色,“黄”、“皇”同音,黄色为皇帝专用,故明清两代鸡油黄制品只供皇家使用。

  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、山东省琉璃(玻璃)艺术大师、淄博市名贵料器(鸡油黄·鸡肝石)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云毅的康乾琉璃艺术馆,陈列着各种造型的“鸡油黄”作品,多被制成古朴端庄的瓶、壶、罐、盒、盘等器皿。瓶体上精心雕刻的各种浮雕图案,雕工细腻、生动,含蓄蕴藉,格调高雅,就像玲珑剔透的玉雕一般,工极而韵,汲古而化。

  “鸡油黄”的温润,使得它与民间传统文化一路同行,象征君子的温润品行,广受天下文人青睐。几百年来,在偶然与必然之间,在大巧与大拙之间,在大雅和大俗之间,记载博山的炎凉变迁和风花雪月,记载陶都人的勤劳与智慧。

  鸡油黄的配方和制作的步骤很复杂,历史上属皇室秘方和手艺绝活,掌握鸡油黄技艺的人少之又少,曾有无数人研究和实验,难以成功。能得到一件色如鸡油、润泽如玉的“鸡油黄”料器堪称奇迹,即使经验比较丰富的炉工也有“十炉九不成”之说。

  其制作配方有铂金、黄金等贵金属,需要精心调配,选择成色好、纯度高、产地地道的琉璃原料,将精选原料以14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进行熔制,一炉的成本少则十几万元,多则几十万元。通过传统八卦炉,吹、捻、滚、压,出炉后,“鸡油黄”瞬间成色,成为鸡油黄料器,或成为供雕刻的鸡油黄坯料。

  雕刻方法有两种,一是在料器的表面,用浮雕的刻法增加表面立体效果。二是用雕刻手法在鸡油黄坯上进行浅浮雕刻,然后用一种秘制的颜料,根据雕刻内容做润色,润色后的花鸟鱼虫均栩栩如生。再加上鸡油黄本身的颜色和润度,更彰显出它的雍容华贵、天作之合。

  鸡油黄的烧制过程更讲究,在配方、烧制炉温等方面非常难控制,即使将原料、炉温保持在同一参数下,也有一定可能会因为天气或冷却时间等因素导致失败。正因如此,品质上乘的鸡油黄作品极少,此种料器更显得珍贵,收藏到一件纯正的鸡油黄实属不易。由于配料昂贵、制作工艺复杂,成品极为难得,加之工艺师精心设计、雕刻,所以鸡油黄制品是收藏家首选藏品之一,也是现代家庭陈设、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。

  1971年,根据国际市场的强烈需求,博山美术琉璃厂成立了研究小组,偶得鸡油黄料瓶坯数件,在广交会上引起了外贸市场的轰动。1997年,博山美术琉璃厂倒闭,关于鸡油黄琉璃的技术资料流失殆尽。该厂退休工人孙即敏(孙云毅之父)与其弟孙即杰开始对鸡油黄进行研发,历经反复试验,终于在2007年重新恢复制作鸡油黄琉璃料器。

  当前,鸡油黄手工技艺仅存于博山的几名工艺美术大师,且年老体迈,缺乏年轻的传承人。由于私营企业资金薄弱,鸡油黄的研究和生产困难较大,保护性工作无法系统、科学地开展。鸡油黄的有关联的资料,没有经过系统细致的整理和保存,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所谓“秘方”,鱼龙混杂,甚至有的地区和商家,采用现代玻璃加化工颜料的方法,以生产“黄料”假冒鸡油黄,严重影响了中国琉璃在世界上的声誉。

  作为非遗传承人,孙云毅把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更好地融为一体。为提升鸡油黄的质量和成品率,他对十多种原料进行了科学而精确的配比,对炉温、成型时间等精确计量,成功保持了传统的料性色彩及润度。器形上更符合现代审美,艺术创作上,雕刻技艺更加多样化,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。

  基于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2013年9月18日,孙云毅成功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,使鸡油黄制作及浮雕加工工艺成为博山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同时,孙云毅将“鸡油黄”作为注册商标,把知识产权保护起来,为做文化产业而打好基础。